深秋时节,戈壁记忆沙棘基地5.3万亩沙棘迎来了采摘季。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养护,沙棘不仅成为生态改善的“好帮手”,更是带动团场经济发展的“强引擎”。
走进戈壁记忆沙棘基地沙棘林,一排排整齐的沙棘树迎风摇曳,一串串个大、饱满、色泽鲜艳的沙棘果挂满枝头。职工忙碌地穿行在沙棘林间采摘果实,机耕道上拉运沙棘果的车辆来回奔驰,金灿灿的沙棘果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“双丰收”。
一七〇团六连职工段新亚说:“今年9月中旬,我们开始采摘沙棘果,现在沙棘果全都成熟了,我已经采摘了两三吨果子。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,1公斤沙棘果5元,今年的利润能达20万元左右。种植沙棘让我们职工鼓起了钱袋子,今年又是一个红红火火的丰收年。”
一七〇团土地贫瘠、含土量低,生态环境十分脆弱。为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,该团从1997年开始实施绿化造林计划,每年利用春秋两季大量种植防护林和庄园林,环境面貌有了初步起色,但种植的植物成活率低、生长缓慢,2000年该团首次引进野生沙棘进行试种。通过该团党委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努力,形成了总面积达0.35万公顷的防护林体系,植被覆盖率由2005年的30%提高到现在的60%,年降雨量由2000年的不足40毫米上到现在的246毫米以上,气候由年5级以上风218天左右减少到年80天左右,空气湿度也由过去的46%左右提高到了60%左右。
一七〇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乐说:“近年来,一七〇团大力改善人居环境,种植以沙棘为主的生态林面积目前已达5.3万亩,团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0%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‘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’为我们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增添了信心。下一步,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牢固树立和践行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理念,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,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,职工群众的生活更幸福。”
一七〇团结合实际情况,采取“团场+企业+订单+职工+务工”的推进模式,集中整合土地,栽种沙棘林,把发展沙棘产业作为壮大生态资源、增加职工收入的主导产业,沙棘林不仅成为了“生态卫士”,也成为了职工增收致富的“摇钱树”,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,让沙棘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“新产业”。每年沙棘成熟采摘季,团场周边的富余劳动力就有了一份新的收入。
一七〇团居民阿丽娜·叶尔哈力说:“我每天利用空闲时间到地里来帮着剪沙棘果,今天一天我剪了200多公斤。沙棘种植户每天现场给我们结算工钱,一天下来大约能挣300元左右,给家里面增加一份新的收入。”
近几年,通过进一步加大沙棘种植产业的扶持力度,一七〇团沙棘种植面积已达5.3万亩,目前,已成立合作社16家,注册公司8家,职均年收入12万元以上。